村网通总站 高塘村 hkgaotc.nync.com 欢迎您!
精准扶贫不精准主要在于“误评”
最近在全国数省农村调研精准扶贫,应当说,这次全国精准扶贫动了真格,各级政府在扶贫上敢用资源、肯想办法,扶贫成为了很多中西部地方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大力度推动下,中国农村正在快速告别贫困。
当然精准扶贫中也还存在一定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或困扰就是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识别不精准主要包括“漏评”与“误评”。“漏评”就是将本来的贫困户未纳入到贫困户中,从而无法享受到扶贫政策的支持;“误评”则是将本来不是贫困户的农户评定为了贫困户,享受到政策好处。
从我们在全国农村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贫困户的识别不精准问题,主要是误评,而不是漏评。漏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在当前各地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漏评已十分罕见。而误评却极为严重。
我们调研的若干地区,有村干部坦言,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3以上农户家庭收入远高于当地贫困线,不应算贫困户。针对有些地区普遍存在贫困户有商业运营车辆和城市商品房等不合理现象,2015年精准扶贫回头看中,各地制定了排除法,通过信息比对或入户调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贫困户进行了清退。问题是还有大量农户虽没有“运营车辆”和“商品房”,但家庭收入却是远高于贫困线的。而农户家庭收入实际上又很难精确计算,从而造成全村2/3贫困户实际上不贫困的问题。
如果没有国家近年来对贫困户的大力度扶持,贫困户多一点少一点也无所谓。问题是当前国家给了贫困户大力度的政策扶持,这些不是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比村庄同等条件下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太多好处,从而引发村民的不公平感,有的甚至因此引发村庄干群矛盾。中部某省的一个乡镇2016年重新评定贫困户,重评之前,全乡有970户、470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重评以后,全乡只有101户、328人获得资格。重评以后,贫困户和贫困人数降低了90%,村民反而十分满意,干群关系也大为改善,因为农民公认这次评出来的“101户、328人”是真正的贫困户。
吊诡的是,这个乡镇在“再回头看”中应农民强烈要求进行的、群众也满意的贫困户再识别与清除工作,却不被省扶贫办接受,因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都联网登记在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等各级系统中,国家以及省扶贫办无法确定乡镇清除“误评”贫困户是为了卸扶贫之责还是真的“误评”了,且如果是真误评了那么多贫困户,各级扶贫部门也难逃责任。
误评贫困户的问题所在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误评”,与2014年建档立卡确定贫困户时的情况有关。
2014年自上而下布置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地方政府对中央精准扶贫的精神以及之后的政策实践缺少深入理解,且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变化。按当时识别贫困户安排,大致有两个大为不同的办法,一是按农户实际收入多少来评定贫困户,即凡是农户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的即为贫困户,二是依据当地贫困率来确定贫困户。理想状态是,在贫困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时,以上两种办法的结果是相同的。但实际上,2014年之前的贫困发生率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扶贫资源争当贫困县,拔高当地贫困发生率。到了2014年建档立卡时,要上报贫困户就不可能不顾忌这个贫困发生率,也因此就将贫困户指标分到村庄,由村庄对全村农户进行收入倒排,收入排后面的农户就成为贫困户,建档立卡。
2014年前国家的扶贫资源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很少针对农户。2014年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到农户进行帮扶,因此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获得大量扶贫政策的好处。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本来不是贫困户的农户获得了用于扶持贫困户的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这种情况在村庄中产生不平衡。本来村民之间的收入差不多,被评为贫困户的农户突然之间大量得到好处,就否定了之前因为更勤劳或更节俭而家庭境况稍好农户的努力。村庄中会出现争当贫困户的情况。
当前要做的工作是精准识别
因为农户收入中有大量的自给自足经济、现金经济成分,农户收入很难精确统计。正是因为很难精确统计农户收入,当前精准扶贫中的精准识别就比较依赖社区瞄准。社区瞄准往往又是以上级下达贫困指标来倒序排名确定的。扶贫资源不多时的社区瞄准,谁当贫困户无所谓,因为资源不多,即使资源有浪费也不大,没有获得扶贫好处的农户也不会特别不满。可现在国家花了大力气、很多的资源来扶持,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虽然很难精确统计农户收入,但若按3000元/人年收入作为评定贫困户的标准,则实际上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户收入都不会低于这个贫困线。一些地区贫困发生率超过30%,绝无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只要是健康劳动力,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在工地,每月3000元收入是可以达到的。一个农户家庭只要有一个健康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年两三万元收入是可以获得的。当前中国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经商了,他们释放出各种可能的农村获利机会,让那些不愿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获利:比如扩大种植规模、当农村经纪人等等。也就是说,一个农户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健康青壮年劳动力,就可以轻松地在城市或农村获得两三万元收入,以2万元计算,一家五口,一年人均收入也超过4000元。
农村中真正的贫困户,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这样的农户数量极少,情况也极为特别,其发生率一般都在1%~3%,这些特困农户几乎都已纳入到农村低保户序列。这些缺少主要劳动力家庭的收入低于人均3000元的地方贫困线,与全村有劳动力家庭的收入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断裂带,因此,全村农民都会同意将这些家庭纳入到低保户和贫困户。而有劳动力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异则不明显,因此也就很难区分出谁是贫困户。
总之,笔者认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要做的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精准识别,即清退大量误评为贫困户的非贫困户。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